|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营造理想的“政治局面”是重要的建设目标
“苏东剧变”,不觉已近三十年了。
对此之反思、总结,可谓多矣。
所以“剧变”,有一种看法,是因那里党的领导人,在“剧变”前夕,只是一味地强调“民主”“自由”,而忽视、放弃了“集中”、“纪律”。
此见似不无道理。但他们却未进一步往前追溯而忽略、无视了此前那里多年来只是强调、醉心于“集中”“纪律”,而置“民主”与“自由”于无足轻重。以至于一旦“开闸”,便物极必反,一发而不可收,最终落到了想回“老路”,而力不从心;不入“邪路”,却已刹车不住的可悲境地。
我党则不然。
早在1957年,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目标:“我们的目标,是想营造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,既有纪律又有自由,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、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,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,较易于克服困难,较好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,党和国家较为巩固,较为能够经受风险。”
事实有力地证明了,这一设想,指导了践行,尽管有曲折,而革命和建设的成就辉煌,国家繁荣昌盛,我党巍然不动,屹立于世。
当然,营造那样理想的“政治局面”,并非一帆风顺的,也并非尽善尽美的了。
曾经有过“折腾”。放——收——放——收……“一放就乱,一收就死”的“周期律”,又该如何打破?
相信,今天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,“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,既有纪律又有自由,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、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”,一定能营造成功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