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 所谓“摄影”,这个词译自英文“photography”,源自希腊文,意指“用光进行书写或绘画”。在中文里,还有“拍照”和“照相”这种说法,相对于“摄影”来说,“拍照”或“照相”通常属于更低层次的行为,只是按动快门将照片拍下而已,而“摄影”则带有创作的含义,不仅要拍摄“具像”,而且,还捕捉“影子”。传统意义上来说,“光影”的巧妙结合才能构成一幅作品。 传统摄影又称模拟摄影,它是由一个线性的影像媒介产生的影像,通常是通过镜头将胶卷中的银盐受光后的化学反应过程。数码摄影则通常是通过相机镜头或其他设备(包括手机和扫描仪等)在电子感应器上产生一组数据,然后,通过电脑编码、存储和处理转变成影像的过程。数码摄影产生的数据经过电脑编码后,输出的是毕特图(毕特是二进位制的信息单位),由像素组成,像素中的信息越多,影像的内容和细节则越丰富。 随着电脑速度加快,新的处理软件出现,数码影像的画质最终会超过传统模拟摄影的质量。因此,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产生影像的媒介、工具和手段已经不同。 由于数码摄影成像的媒介不同,拍摄的程序也与传统摄影不同。数码摄影可以立即看到拍摄的结果,可决定是否继续拍,并可直接进行编辑和发送,因此,容易让你满足;传统摄影(除了拍立得的宝丽莱相机之外)无法当场看到结果,摄影师通常一直靠直觉拍摄,追求自己认为最好的影像,往往是拍到最后一张才是最好的。 传统摄影的后期制作需要在暗房中进行,数码摄影则是在像法国哲学家罗兰·巴特(Roland Barthes)所称的“明室”中处理。传统冲印照片的程序很繁琐,数码摄影则可以很容易在电脑荧屏上反复修改。数码彩色摄影较易于控制校色,尤其是色温、反差和饱和度,而且可以单独改变其中的一种颜色,甚至一个像素。 传统摄影在摄影师按下快门之后,便产生底片,它是独一无二的,具有德国哲学家瓦尔特·本雅明 (Walter Benjamin) 所述的“光晕(aura)”。它是静态的,是历史纪录的文本,可作为证据,而且,可以拿在手里观赏,其影调是渐进的,因此,是线性的。数码摄影不需要花钱买胶卷,人们通常认为没有理由不按下快门,而且在快门按动之后往往只是开始,需要进一步使用软件进行大量的后期处理。数码摄影的高光和暗部细节与中灰度一样清晰,没有渐进的影调,所以,数码摄影是非线性的。数码摄影是动态、离散和可变的影像纪录,无法作为证据。越来越多的人是在电脑荧屏上观赏数码影像,因此,观看的方式也已经改变。 卡蒂埃-布勒松倡导的“决定性瞬间”,为传统摄影追求的目标,它是时间和空间在几何上的完美结合。而且,传统的纪实摄影是见证,通常是从一个角度记录一个瞬间,将“现在”作为 “历史”来拍,以便告诉“未来”。 但从数码摄影基于像素这个角度来看,却是不确定的,拍摄完毕之后,还能增减,“时间”和“透视点”还能延展,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几个瞬间合成在一个画面中,所以,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传统的瞬间性,或者称作“非决定性瞬间”。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,艺术家也用这种方式创作,文艺复兴才产生单点透视。现在数码摄影又回到过去的散点透视,数码摄影已经越来越像绘画,尤其像静物画。 当今,数码摄影已成为许多视觉艺术家创作的手段,来表达他们的观念。他们甚至可以不需要借助相机拍摄,也能利用电脑上的图片资料,或通过软件创造影像,这种影像已经不是一个事物或人物在具体时间和地点的真实再现,其内涵和外延的疆界已经拓宽。所以,数码影像是否还能够称作“摄影”便是一个问题,是否应当称作“造像”(image-making)更为合适?欧美许多摄影学院已经将“摄影”与“造像”分类,摄影师与“造像师”(image-maker)已开始变成两种不同类别的职业,而且,数码影像已经难以划分传统摄影的具体种类,甚至被归入“数码艺术”(digital art)和“新媒介艺术(new media art)”中,这是需要关注的动向。
炉火正熊 1979年摄于二院
青岛崂山 1987年夏摄
锅盔 陕西华阴 1991
老灶头 1992年冬摄于宏村
黄山松 1998年冬摄于黄山
生命的卫士 1995年摄于二院
|